• 您好,欢迎访问“手机bt365”!
当前位置: 手机bt365 > 职业资格证 > 心理咨询师 > 复习指导 > 心理三级 >

三级心理咨询师模拟考试命题点分析:基础心理

2015-01-07 15:41 [心理三级] 来源于:未知
导读:命题点5:感受、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及知觉 1.感觉 (1)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。 (2)种类 包括外部感觉(包括视觉、听觉、嗅觉、味觉和皮肤感觉
命题点5:感受、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及知觉

  1.感觉

  (1)定义

 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。

  (2)种类

  包括外部感觉(包括视觉、听觉、嗅觉、味觉和皮肤感觉)和内部感觉(包括运动觉、平衡觉和机体觉)、

  (3)现象

  ①感觉适应; ②感觉后像; ③感觉对比; ③联觉。

  2.感受性与感觉阈限

  (1)定义

 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。

 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。

  感受惟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米度量的,两者成反比。

  (2)种类

  感受性可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。

  感受阈限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。

  (3)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

  韦伯指出,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,它随着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,但是,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却是个常数,这就是韦伯定律。

  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,刺激强度按对数级数增长,它所引起的心理强度只按算术级数在增长,这就是费希纳定律。

  3.知觉

  (1)定义

 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。

  由视觉引起的知觉叫视知觉;由听觉引起的知觉叫听知觉。

  (2)基本特性

  包括:整体性、选择性、恒常性和理解性。

  (3)种类

  一是空间知觉,包括大小知觉、形状知觉、距离知觉和方位知觉。

  二是时间知觉,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。

  三是运动知觉,是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。

  四是错觉,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,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。

  命题点6 :记忆、记忆过程、表象及三个记忆系统

  l.记忆及记忆过程

  (1)定义

 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。

  (2)种类

  记忆按内容分为形象记忆、情景记忆、情绪记忆、语义记忆和动作记忆。

  按照是否意识到,可以把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。

  按照能否加以陈述,可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。

  (3)记忆的过程

  记忆从识记开始,保持是识记和回忆之间的中间环节,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,

  (4)遗忘及遗忘规律

  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,也不能再认,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,这叫做遗忘。

  从保持曲线来看,遗忘的速率开始很快,随着时问的摊移,遗忘的速率便越来越慢了,呈负加速形,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。

  2.表象

  (1)定义

 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做表象,存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

  也叫表象。

  (2)特征

  表象具有直观形象性,片断不稳定性,可操作性和概括性。

  (3)作用

  起到了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作用,或者说,表象在心理发晨的过程中,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,没有表象,思维也难以发展起来。

  3.三个记忆系统

  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,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,信息枉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。

  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,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。

  长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,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。

(编辑:网站编辑)

心理三级推荐
广告位
广告位
广告位